1 单卡套管接头
(单)卡套管接头由卡套、接头体、螺母组成,结构如下:
1.1(单)卡套式管接头密封原理:
组装过程中,拧紧螺母,沿接头内锥轴向向螺母的螺旋力向前移动,粘在接头内锥上;卡套变形,其边缘向内收缩,切入钢管表壁,与钢管密封;同时,卡套外锥向上拱起,形成龟背,与接头内锥紧密接触,形成密封。这种密封结构属于刚性线密封,受40MPa液压、气体密封主要采用以下压力。
1.2(单)卡套式管接头的安装特性:
由于(单)不锈钢接头,不锈钢管接头的密封性能取决于卡片边缘是否均匀,钢管表面壁(外径为φ6~φ16钢管,卡套切入深度t≥0.3;外径为φ18~φ35的钢管,卡套切入深度t≥0.5);卡套的外锥向上拱起,形成龟背是否与接头内锥均匀接触。根据相关数据,夹套切入钢管表当大的外力。根据相关数据,安装φ6~φ10卡套的拧紧力为64N~115N,φ16为259N,φ18为450N;如此大的扭矩很难在钳子上操作,更不用说在施工现场了,所以在装配前必须在专用卡套预装器上预装。一次装配合格率不得超过60%。
1.3(单)卡套式管接头的密封性能
(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卡套管接头在我国尚未普及,应用于40年代MPa下面的液压,气动管道。大量的使用情况证明,(单)卡套式管接头并不它是管道连接的好方式,仍有不足之处,现在从结构上分析:
1.3.1 无温差补偿功能,在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中密封性能大大下降
(单)夹套管接头零件精度和热处理要求不高(如夹套外锥、刃口、接头内锥表面粗糙度仅为1.6)装配时难以保证夹套刃口均匀,根据设计值切入钢管表面,夹套锥也难以与接头锥均匀接触。此外,夹套与钢管、接头材料和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差变化较大时,夹套与钢管之间可能会形成间隙和泄漏。因此,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由于没有温差补偿功能,(单)卡套管接头容易泄漏。例如,在我厂产品的使用中,在夏季组装使用时,所有的夹套接头都没有泄漏,但在冬季西北地区发现一些管接头漏油。
1.3.2 重复拆卸性能差:拆卸多次后容易泄漏,不能使用夹套或接头体
由于(单)不锈钢接头、不锈钢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在装配后,卡套与钢管产生了变形,而非弹性变形,再次装配时,卡套与接头体内锥度间再无法产生第二次变形量;多次拆装后,因卡套与接头体没有装配补偿量,易出现泄漏。
由于热处理后接头体的硬度不够,接头体的锥体表面会多次产生疤痕,影响密封性能;接头体的连接螺纹和螺母的螺纹为普通细齿螺纹,精度不高。后期装配螺母应比前一次拧紧一点。经过多次拆卸和组装,很容易导致接头体上的连接螺纹和螺母变形和断线,导致接头体和螺母报废。
1.3.3 装配要求高,对装配技能要求高,需特殊专用的卡套预装器,装配的一致性差。
由于卡套要产生变形并切入钢管表面一定的深度,需要相当大的装配力矩,加上接头体硬度一般不高,为避免装配时损伤接头体内锥面,所以在卡套装配时先用专用的预装器(机械式或手工)进行卡套预装。这样的质量取决于卡套预装器的制造质量和装配工人的技术素质。
1.3.4 抗冲击、震动性能较差
不锈钢接头、不锈钢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中的接头体的联接螺纹与螺母均采用普通细牙螺纹,具有一定自锁能力,但螺纹精度不高(为6H、6h),在有冲击、振动或系统有脉冲的环境中使用,会有个别接头体与螺母自锁性能下降,产生松动,使接头体与卡套外锥面不密封,产生泄漏。随着卡套式管接头在液压、气动行业的广泛运用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各大公司针对卡套式管接头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许多技术改进使之性能更加优良,使用更加方便可靠。